CN

突破!新型脱硫石膏复合材料:高效导热,绿色建筑新选择

发布时间:2025-07-09

摘 要:为改善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的问题,本实验以脱硫石膏和石蜡为主要材料制备石蜡 / 石膏复合材料,再以微米级铁粉和纳米石墨片作为导热填料对其进行改性。实验结果表明,(1)在石蜡 / 石膏复合材料中,石蜡掺量宜为 18%;(2)导热填料的添加对材料表观密度和孔隙率影响较小,会使材料力学性能降低,同时大幅度提高材料导热系数;(3)掺入 18%石蜡、5%纳米石墨片的石蜡 / 石膏复合材料性能更佳,此时材料 7d 抗压、抗折强度分别是 4.91MPa、2.66MPa,且热性能良好,导热系数达 1.6678W·(m·K)-1,相变温度为 67.89℃,相变潜热 ΔH 为 74.65J·g-1。综上,这种复合材料有着较高的导热系数和良好的相变储能效果,可以作为建筑节能材料进一步研究推广。

关键词:相变材料;导热系数;脱硫石膏;纳米石墨片;相变潜热

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,我国主张开源节流,以此来提高能源利用率、减少能源消耗。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比一直较大,主要有空调制冷、供暖等。相变材料应用于建筑行业可以有效减少建筑能耗,因为相变材料可以储存热能,从而减少热渗透[ 1,2 ]。因此,发展相变材料对建筑节能有着重要意义。基于此,蒋达华等[ 3 ]将相变材料正葵酸与 1-十八醇以熔融吸附方式与硅藻土粉结合,获得一种相变材料,结果表明,这种相变材料与石膏制成的石膏板不仅储热性能良好,还能改善相变材料泄漏问题;舒钊等[ 4 ]以脂肪酸类相变材料、膨胀石墨等材料制成复合相材料,结果表明,当添加 2%~10%膨胀石墨时,材料热导率增强 29.7%~708.2%;杨琨等[ 5 ]将膨胀石墨作为载体,以复合相变石蜡为主要相变材料,制成复合定形相变材料,结果表明,在最优配比下,该材料相变潜热为 83.56J·g-1,导热系数为 0.5316 W·(m·K)-1,且具有季节适应性。考虑到这些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,因此,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材料储热性能。对此,以石蜡/石膏复合材料为基础,使用微米级铁粉和纳米石墨片这两种导热填料进行改性,并研究材料性能。

1 实验部分

1.1 材料与设备

脱硫石膏(工业纯 石家庄振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);可膨胀石墨(工业纯 青岛煜宸石墨有限公司);石蜡(工业纯 河南誉洋蜡业有限公司);微米级铁粉(工业纯 巩义市百得汇冶金材料厂)。

ST-S5000 型电子万能试验机 (东莞市思泰仪器);FRQ-1008HT 型超声波清洗器(杭州法兰特超声波科技);DRS-D 型导热系数仪(上海埃提森仪器科技);DHG-9075AE 型鼓风干燥箱(无锡玛瑞特科技有限公司);HCR-2 型差示量热扫描仪(北京恒久实验设备有限公司)。

1.2 实验方法

1.2.1 纳米石墨片的制备 采用硝酸剥离法,将膨胀石墨制成纳米石墨片,步骤如下[ 6,7 ]:

(1)取膨胀石墨 1.0g 放入坩埚中,在恒温 950℃马弗炉中保持 10s。

(2)取 0.5g 反应产物添加到 50mL 的浓 HNO3 中,在水浴恒温 70℃环境中充分搅拌 30min。

(3)使用真空抽滤机处理混合物,并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,之后干燥 24h,得到纳米石墨片。

1.2.2 脱硫石膏基复合材料的制备

参考 GB/T17669.3-1999,以不同石膏、石蜡配比,考察材料中最佳石蜡掺量,并考察单掺微米级铁粉或单掺纳米石墨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,具体见表 1、2[ 8,9 ]。脱硫石膏基复合材料试样制备步骤如下:

(1)在马弗炉中加入脱硫石膏,以恒温 350℃煅烧 3h,自然降温并过 0.63mm 筛,得脱硫石膏粉末。

(2)将适量脱硫石膏粉末和导热增强材料一起搅拌混合,再加水搅拌并振捣。

(3)将适量石蜡在恒温水果中融化,添加到步骤

(2)的混合物中,搅拌混合。

(4)通过干燥箱,以-0.9MPa 真空度、80℃温度将材料保温 6h,再冷却凝固,得脱硫石膏基复合材料试样。

1.3 性能测试

表观密度与孔隙率 采用电子天平等设备测定试样质量、长度等,进而分析材料表观密度与孔隙率[ 10,11 ]。

力学性能 采用万能试验机以抗折强度、抗压强度两个指标分析材料试样的力学性能。

导热系数 参考 GB/T 10294-2008 标准使用导热系数仪测试材料试样,分析其导热系数[ 12 ]。

热性能 使用差示量热扫描仪(DSC)测试材料相变温度以及相变潜热。

2 结果与讨论

2.1 石蜡掺量的影响

2.1.1 表观密度与孔隙率(图 1)

由图 1 可见,随着石蜡掺量增多,材料表观密度整体为下降趋势,但变化较小。石蜡掺量为 6%时的材料表观密度为 1.195g·cm-3。当石蜡掺量为 24%时,材料表观密度下降到 1.145g·cm-3,降幅为 4.18%。

同时,随着石蜡掺量增多,材料孔隙率下降明显。石蜡掺量为 6%时材料孔隙率最大,为 51.23%。当石蜡掺量为 12%、18%时,材料孔隙率分别为 46.59%、41.72%。当石蜡掺量达到 24%时,材料孔隙率有小幅度升高,为 42.35%。综上,当石蜡掺量增多时,石蜡/石膏复合材料表观密度与孔隙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。

2.1.2 力学性能(图 2)

由图 2 可见,随着石蜡掺量增多,材料 7d 抗折强度下降,而 7d 抗压强度呈现波动变化。石蜡掺量为 6%时材料力学性能最佳,7d 抗压、抗折强度分别是 11.25MPa、4.19MPa。当石蜡掺量为 12%时,材料力学性能下降,7d 抗压、抗折强度分别是 8.92MPa、3.84MPa。石蜡掺量为 18%的材料 7d 抗压强度小幅度提高,为 9.67MPa,此 时 7d 抗 折 强 度 下 降 到3.43MPa。掺有 24%石蜡的材料则力学性能最差,7d抗压、抗折强度均最小,分别是 7.94MPa、3.18MPa。

由此可得,石蜡掺量增多会给石蜡/石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带来负面效果。在实际应用中,石蜡/石膏复合材料本质为相变储能材料,其中的石蜡对提高材料相变潜热有利。因此,为使材料相变潜热较高,石蜡掺量不宜过低。综上,石蜡掺量宜为 18%。

2.2 导热填料的影响

保持石蜡掺量 18%不变,考察微米级铁粉和纳米石墨片这两种导热填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。

2.2.1 表观密度与孔隙率(图 3)

由图 3(a)可见,随着微米级铁粉导热填料掺量增多,材料表观密度先增后减然后继续增大,孔隙率则先增大后减小。其中空白材料试样的表观密度和孔隙率分别是 1.161g·cm-3、41.72%。当掺入 5%微米级铁粉时,材料表观密度为 1.202g·cm-3,孔隙率为43.21%。另外,由图 3(b)可见,随着纳米石墨片导热填料掺量增多,材料孔隙率先增后减。当掺入 5%纳米石墨片时,材料表观密度为 1.170g·cm-3,孔隙率为 43.92%。然而与空白试样相比,掺有导热填料的材料表观密度与孔隙率变化幅度较小。这说明导热填料的添加对石蜡/石膏复合材料表观密度与孔隙率作用的效果较小。

2.2.2 力学性能(图 4)

由图 4(a)可见,随着微米级铁粉掺量增加,材料试样 7d 抗压、抗折强度均表现出波动变化,但从整体上呈下降趋势。空白材料试样力学性能最佳,7d抗压强度为 9.67MPa,7d 抗折强度为 3.43MPa。当掺入 2.5%微米级铁粉时,材料力学性能降低,7d 抗压强度降低到 5.38MPa,降幅为 44.36%,同时 7d 抗折强度降低到 2.12MPa,降幅为 38.19%。当掺入 10%微米级铁粉时,材料 7d 抗压强度为 3.77MPa,7d 抗折强度为 2.10MPa。由此可见,微米级铁粉的掺入会大幅度降低材料力学性能。由图 4(b)可见,随着纳米石墨片掺量增加,材料 7d 抗压以及抗折强度均下降。当掺入 2.5%纳米石墨片时,材料 7d 抗压强度降低到 8.05MPa,7d 抗折强度降低到 3.25MPa。掺有10%纳米石墨片的材料试样力学性能最差,7d 抗压和 抗 折 强 度 均 处 于 最 小 值 , 分 别 是 3.40MPa、1.93MPa。由此可见,纳米石墨片的掺入也会降低材料力学性能。但与微米级铁粉相比,纳米石墨片对材料力学性能负面影响较小。

经分析,当未掺入导热填料时,材料体系的石蜡与石膏界面处的石蜡颗粒与石膏晶体结合紧密,因此,材料力学性能较好,强度较高。然而当掺入微米级铁粉时,金属粉末会在材料体系内团聚引发絮凝现象,破坏石膏晶体原本的棒状结构,因此,材料力学性能降低。另外,纳米石墨片有着多孔骨架结构,可以包裹材料体系中的相变材料。与微米级铁粉相比,纳米石墨片与材料体系间的结合更加紧密,力学性能较优。综上,当掺入微米级铁粉时,掺量宜为7.5%;当掺入纳米石墨片时,掺量宜为 5%。

2.2.3 导热系数 对 S3 试样和 S6 试样进行导热系数测试,结果见图 5。

由图 5 可见,空白试样导热系数最小,仅为0.1652W·(m·K)-1。这说明在作为建筑相变储能材料时,空白试样传热效率低,因此,储能效率低。为提高相变材料储能效率,需要提高导热系数。从图中可以看到,S3、S6 试样导热系数均较大,分别为 1.6074、1.6678W·(m·K)-1。这说明,微米级铁粉和纳米石墨片这两种导热填料的掺入,均可以显著增强材料传热能力,使材料导热系数增大,且掺入纳米石墨片对材料传热能力的增强效果优于微米级铁粉。经分析,微米级铁粉本身导热系数高达 80W·(m·K)-1,而纳米石墨片由可膨胀石墨得来,可膨胀石墨导热系数也较高,为 300W·(m·K)-1 [ 13,14 ]。因此,这两种导热填料均可增强材料导热效果。同时纳米石墨片有着独特的片层状结构,片层边缘有突起,使石墨片与各基体之间接触面增多,形成三维网络结构致使导热通道增多,因此,材料导热系数更大[ 15 ]。综上,纳米石墨片对材料的导热增强效果更佳。

2.2.4 热性能 对 S3 试样和 S6 试样继续进行热性能测试,结果见图 6。

由图 6 可见,各材料的 DSC 曲线(变化)基本一致。空白试样相变温度为 67.78℃,相变潜热 ΔH 为81.28J·g-1。S3 试样的相变温度为 67.83℃,相变潜热ΔH 为 85.84J·g-1。S6 试样的相变温度为 67.89℃,相变潜热 ΔH 为 74.65J·g-1。由此可知,S3 试样与 S6 试样相变温度差别较小,但 S3 试样相变潜热略高于S6 试样。整体分析可知,掺入导热填料的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更佳,比空白试样更能起到储能效果。因此,S3 试样和 S6 试样热性能均良好。

3 结论

以脱硫石膏、石蜡为主要材料制备石蜡/石膏复合材料,优化石蜡掺量。并采用微米级铁粉以及自制的纳米石墨片为导热填料,考察导热填料对石蜡/石膏复合材料的性能改善效果。主要结论如下:

(1)当以微米级铁粉为导热填料时,掺入 7.5%微米级铁粉的 S3 试样力学性能良好,7d 抗压强度为 4.34MPa,7d 抗折强度为 1.84MPa。同时材料导热系数为 1.6074W·(m·K)-1,相变温度为 67.83℃,相变潜热 ΔH 为 85.84J·g-1。

(2)当以纳米石墨片为导热填料时,掺入 5%纳米石墨片的 S6 试样力学性能良好,7d 抗压强度为4.91MPa,7d 抗折强度为 2.66MPa。同时材料导热系数为 1.6678W·(m·K)-1,相变温度为 67.89℃,相变潜热 ΔH 为 74.65J·g-1。

(3)本实验认为优选石蜡掺量宜为 18%,优选导热填料为纳米石墨片。且掺有 18%石蜡、5%纳米石墨片的石蜡/石膏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更好,可以作为复合相变材料改善建筑储热性能。

转载:中建研石膏产业分会